获得语言自由— 在异国活出真我

 

步骤



我可以想象很多学语言的人最关心的就是这篇的内容:告诉自己具体该干什么。觉得这才是”干货“,这才实在,实用,不要老讲知道能达到(第一篇),时刻都要想着去达到母语水平(第二篇)。所以有必要先就此为题说清一个事情。
不管这套学外语的微博写多少篇,如果要选一篇最 不 重要的,那就是这篇描述步骤的 。因为:想想什么人学语言学得最轻松最好最地道?是小孩。他们的步骤是什么?先练听,后练说?先识字,后语法?先名词,后动词?先发音,后表达?早上读,晚上写?他们什么步骤都没有!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学得最快。他们在认字之前就会说话了,明白语法之前就已经母语状态了!他们在懂表达之前就会用各种语言现象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心情了。他们到底怎么学的?
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就像肢体的动作,任何动作都不是某一块肌肉某一根骨头独自工作的结果。要训练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全身,甚至是全身心整体努力的过程。语言的各个侧面(发音,语法,词汇,听力,口语,语速,表达,反应,翻译,流利程度,。。。)都是互相关联的,没有任何一个侧面可以与其他脱离开练习或学习,所以也不可能有一个顺序,去逐步把这些侧面一 一掌握。但不要失望,既然这篇题目是步骤,就一定会介绍一套步骤。只不过,在陷入那些步骤之前和之后,要心里清楚,懂得语言的综合性和步骤在语言学习中那微薄的地位,比脑子里时刻去想并执行这些步骤要重要得多。另外,下面介绍的的步骤也是之后的篇章的一个目录。每一步,每一个侧面,以后都会展开予以讨论。
摆清了步骤的地位之后,我们来专心地看看这些所谓步骤。成年人学外语需要步骤,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种语言来疏导他们的思维,他们已经做不到用本能去接受和接收新的语言。步骤,就是辅助他们去模拟那个本能的状态。
总的来说,两年时间,
第一年达到“什么都能听懂”,
第二年达到“什么都能说出”。
不是说第一年不去练说(语言是个整体的东西),或是第一年肯定说不了多好,而是先听懂是自然规律,当你都能听懂时,还要过好几个月你才能把你听懂的都能自己自由地说出来。小孩在会说话之前也是已经能听懂很多了,而他们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自己说出那些话。因为外语不是母语,也就是说你作为学语言的人没有一个像母亲那样的人,去耐心地、一刻不断地守在身边重复并在无数实际场景让你体会语言,从而激发你掌握语言的本能。所以,成年人需要自己去创造这些,那他就先要有一些基础,比如他要想去看书,就得先有一定单词量,懂基本语法,等等。那么怎么去打这些基础呢?什么时候就算打好了基础?之后又该怎么继续进步?



1. 语法。 语法是学语言中最容易学的东西。强调一下,这里说的是打基础的学,不是掌握到运用自如不出错。学语法不需要语言环境(但掌握语法需要,这是后话),可以一个人在家学,只要有书教。德语的语法算世界上数一数二难的了。德语的语法可以集中在三个月学会,三个月足矣。学会的标准就是所有的语法现象都见过,都知道它们的用处和用法。不需要你能用的熟练,更不需要你掌握得不出错。但都要见过,都通过例句理解过。这些,教科书上都有,很系统,可以短时间内掌握。值得一提的是:不要在脑子里去区分级别,什么初级语法,高级语法,简单语法,复杂语法。没有这种分类。语法就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结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就需要某些不同的语法。开始学,一定要在短期内把所有的语法现象都学到,不求运用熟练(熟练掌握语法有另外的方法,以后会谈到),只求都见过都准确理解。这样,才能开始读书。读书,以后会讲,是摄取语言的唯一一条路。



2. 词汇。词汇是滚雪球积累的。初学一门外语的挑战是怎么短期记住很多单词,好开始进行其他的语言学习和练习。而中级水平的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学过的词汇忘不了并能变成主动词汇,灵活使用。高级水平的难题是如何把词汇用得很丰富,很准确,甚至很美妙。无论是哪个阶段,只需要知道一件事:



词汇不是背出来的。永远不要拿着一张列满单词的纸去背单词。这是纯粹的浪费时间。这样做时间长了下意识会惧怕生词,因为你知道记不住,因为这种背单词的方法结果就是记不住。



词汇的记忆和积累一定要发生在有上下文的基础上,在某个语境里。至少要有一句话。记忆某个词,永远都要以记忆运用到那个词的一句话为最低要求。如果有更多的上下文,更好。所以,学单词涨词汇最好的方法是找一些小短文,小笑话,报纸上的小报导,不要太长的文章,最好不要超过10个生词的文章。查出其中生词,理解整句意思,把句子背下来,大声说出来,如果有机会对着别人说一遍(初学不强求)。有了上下文,必然也就运用到语法,所以语法的学习要在之前发生。语法和词汇,其实是分不开的。



3. 发音。最容易被轻视的就是发音。无论是积累单词,还是弄懂语法,都需要发音。发音掌握不到位,会影响一切!会导致学懂的单词听不懂,掌握的词汇放到句子里说不对,现实生活练习达不到效果,时间长了学的不是要学的那门外语,而是自己创造的一门奇形怪状南腔北调的语言。发音,以后会专门有一篇谈。它的重要性,再强调都不过分。



4. 练听。学语言的两年中,只要醒着的时候,如果不是在说话或学习或看书,就应该在听,听你在学的语言,听你想说成的那个样子。收音是最佳的选择,其次是电视电影,别人的谈话,与别人对话时的倾听,听录音。要主动地听,就是使劲去听懂,而不是当作背景音乐。这跟音乐不一样,熏陶不出来。但是,主动的听,不仅累,而且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以后也会有专门的一篇写这些技巧。



5. 写作。如果没有场合实践练习语言,就一定要多写。即使有练的环境,在第一年的语言学习中,也要大量的写。最好的选择就是写日记。



6. 泛读。 谁不泛读而要达到母语水平,要么你是真正的语言天赋,要么你生活在童话中。认为成年人学语言永远不会达到小孩从小学语言那个水平的人,他一定不知道泛读的威力。如果你惊叹某个人对某种外语掌握的能力,其实不需要惊叹,他只不过读过几万页的书罢了。泛读不是想怎么读怎么读,而是需要严格的纪律性:第一要读长篇作品,比如小说,至少200页的。第二不能查字典,所以初学者不适合泛读,要至少有半年高强度的语言学习基础才行。泛读一定是要懵意思,泛读一定不是要每句都懂,也许你读了10页小说,只知道谁爱上谁了,谁被杀了,中途来龙去脉都浑然不清。但是,你要继续读,而且要每字每句都仔细地读,时不时还要大声朗读出来,即使你半懂不懂,一堆生词。你的细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改变的,你的母语状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你的语感就是在这里产生的,你的以后的应变能力就是在这里练就的。这一切,都在下意识发生,你可以不懂,但那些词汇,语句,结构,表达,情景,语言的一切,都进入了你的大脑。那些模糊,为你铺垫了母语的土壤,当你以后有什么听不懂的时候,你不会失措,你会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你能听懂的那部分,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模糊。这种习惯是泛读训练出来的。泛读不会增加你的词汇量!泛读会让你溶于那种语言,让你在记忆单词,练习语法时,毫不费力地达到目的。



7. 应用。俗话说学以致用。但是学外语又多了一维空间,是用以致学。不用,学不会。无论是日常应用,还是语言班,无论何时何地,应用刚学到的,是不可缺少的。在应用时会发现能用得上的不够,就又知道回去该学什么。比如想说某句话就是当时不知该怎么说。那就把那个情景记在心里,回家有大量的时间,借助字典和网,把当时想说的话想出来。每天至少要有一次这样的“马后炮”。



8. 模仿。正确的学语言的方法其实是 时刻都在模仿。模仿发音,模仿口气,模仿腔调,模仿用词,模仿表达方式,模仿思维方式。模仿高于应用。因为模仿包含的维度更高。模仿表面上看似要求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听力要很强。但需要的其实都不是能力,而是态度!而这种态度,是源于第1、2篇里所写到的东西。这一点以后还会详谈。

这篇比较长,在此总结一下。
- 知道一定能达到母语水平比知道学习的步骤更重要
- 知道任何时候都要为达到母语水平而学习比知道学习的步骤更重要
大致步骤如下,详细见未来篇章:
1. 语法:三个月学完语法,不求应用,只求所有的语法现象都懂
2. 词汇:积累词汇。以读小短文的方式,以句子为最小单位背单词。单词永远放在上下文记忆。
3. 发音:学任何单词,句子,文章的同时,都要注意发音,从刚开始就要保证发音100%的正确。错误的发音以后是改不了的。错误的发音会影响学语言的一切!发音的重要性可以这样描述:如果一个词发音你觉得没过关,那么在你练过关之前,不要学下一个词!
4. 练听:时刻都在听,主动的听!
5. 写作:写日记!不写以后不要埋怨口语不好!
6. 泛读:最晚半年后开始泛读。最少200页地小说,两年内至少看20本。不查字典,但不失认真。泛读不是为了增加词汇量!泛读是通往母语的唯一路径。
7. 应用:学以致用已经不够。用以致学!用,是学的一部分。
8. 模仿:只有文学的创新和创作,而没有语言的创新。语言就是模仿。如果你天天练,天天学,天天应用,而不模仿母语人,不模仿他们的腔调,她们的语言思维习惯,那你成不了母语水平。模仿不需能力,因为这是人的本能,它只需态度。它的前提是1、2篇写到的。

E-Mail
Infos